如上,即下

如上,即下

2023.11.22 - 2024.01.14

万一空间·深圳

 

展览视频链接:如上,即下


记忆是私密的,亦可共享或共存于集体之中。从宏观的视角来看,记忆是特定年代下,社会、文化环境给予人们的集体印象及其中产生的具有时代信息的器物,这些器物也反映了相应的风格特征、艺术形式等。以微观角度而言,记忆也是独立个体所拥有的 “秘密”,艺术家将他们的记忆融入作品,收集历史时间线上的记忆碎片,使用各种媒介对其创作,或“挪用”过去的事物素材并将其转化为独特的创作语言,甚至将其“还原”至艺术家心目中事物应有的状态,构成现当代语境下对时间意义的个人解读。局部或离散、立体或平面,当代作品和古代器物在新的时空维度中传达着对过去“盛物”的思考,并以再次诠释记忆的方式形成特殊的个人档案资料,在细微之处感受空间中时间性的存在与变幻。
 

记忆通常亦是抽象且难以名状的,因此人们倾向将它们附着于实体,作为记忆的象征留存。此次展览同时展出了三位风格迥异的国内外艺术家作品,从绘画、摄影、装置等不同媒介处窥见艺术家们对“物化”时间性的独特诠释。同理,难参透的禅意也经由贵族女性生活、世俗起居方式与雅致士人品味的记忆外化精藏于盛具之上。

 

郑毅创作的物与盒子装置是一种有规则且被聚焦的场域,它们以极简的语言塑造个体与集体生命之间的对话;埃里克·扎特奎斯特(Eric Zetterquist)则聚焦于古代经典的日用器物和食物自身的形态,在正负形组合间营造一种西方人眼中文人画的山水意象氛围;而科查·瑞斯特(Kotscha Reist)倾向于使用私人照片作为底稿,通过重新演绎和再创作,以模糊笔触勾勒出遥远记忆的感觉。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呈现了各自独特而平行的记忆时空,并引导观众进入他们的记忆场域。同时,手中之器承载了古人对理想生活的自然理解,存续了人类的温度,装载了世世代代的记忆。在同一空间内,时间随着不同的记忆交错叠加,如同一张不断扩展而又错综复杂的网。

“这些木盒试图探讨物的精神性和以及人的物化。”
—— 郑毅

郑毅的作品中“装藏”着他的记忆感受。带有既定用途和定义的物品按照艺术家观念中应有的样式被有逻辑地组合在有限的盒子空间里,宛如一个奇异柜,在预制范围内保留着他的个人感受,延伸了他记忆的源泉。正如艺术家提及作品对他而言是一种通道,可以带他穿越不同的时空,通过铝、骨头、蜡和木头等不同材质的自由切换,郑毅从质感、形状以及物体的排列方面出发,在拼接安装间试图阐释他的思考。有时,他会从盒子中延伸拓展,打破方框内作品的固定形状,使其与外部场域产生对比空间的互动。当一件作品“完成”后,还要经受艺术家的校核,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有时调整数月才能被郑毅核准通过,也直到那时这件作品才会被允许示人。郑毅相信物与作品会自在地生长形成一种“生命”,这种个体生命会与展览空间和观者相连接,并在观众的记忆中再次生衍。


“我希望我的艺术是充满美感的,它不仅与我们这代人息息相关,与后代也是如此。我们永远都需要与过去产生联系,而追求永恒的关联性正是我创作服务型艺术的原因所在。”

—— 埃里克·扎特奎斯特

埃里克·扎特奎斯特(Eric Zetterquist)的作品融合了现代视觉成像的摄影技术和古代器物元素,其中古代瓷器作为主体依托表现出艺术家对于器物线条的精准把控,同时隐藏着记忆和已逝时间的思考。埃里克在博物馆的长期拍摄经验让他对器物有着独到的审美,而身为外国人,他域外旁观者的独特视角又赋予中国古代器物另一层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埃里克对古代器物进行了抽象化的当代诠释,并通过黑白为主的缄默冷静色相来探索和呈现器物的负空间。古人通常在制作器物前都辅以手绘设计,并如宋代鉴藏青铜器一般用白描记录其器型与审美;同理,埃里克的作品也以后世的审美视角为这些古代器物塑造了个性化的当代肖像。艺术家专注于美学审视,以纯粹的黑白语言,突出了极简线条的当代性描述。他运用摄影将古代和当代互相连接与转述,他的作品则将艺术家、观者以及过去的实体器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对当下的永恒贮存。


“所有进入他(科查·瑞斯特)艺术创作的事物都要经过一个精神和绘画上的挪用过程。”
——西比尔-欧姆林(Sibylle Omlin),艺术评论家

 

日常之物在科查·瑞斯特(Kotscha Reist)的作品中由原本立体的形态被艺术家“挪用”,并以平面视觉的形式呈现。他的创作灵感源于收集反应集体意识的照片图像,以及他个人生活中的自我意识映像。艺术家将焦点放在令其留下记忆之处,并使用清淡质朴的颜色与笔触,赋予物品如黄昏下薄雾一般的光影,同时蕴含着超越日常生活的禅意。艺术家常选择那些本身带有叙事性和精神性的日常物品作为记忆载体和勾勒对象,如角落里的储物箱、一隅的壁炉、书架上斜置的书等等,在场景中呈现静谧又独立的微妙气场。同时,观者可能会不自觉地介入到艺术家与画面之间的私语当中,或者创造自己与作品定格记忆的互动。这些零散的记忆似乎渗透在每一笔之间,把观者引向一个个深藏情绪的场景。

 

记忆化作人的倒影,器物变为记忆的盛具。就像是赫尔墨斯学著作《翠玉录》(Emerald Tablet,  Hermetic text)中记载的对于星辰与人关系的格言,“如上,即下”(As above, so below)。其可直译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人们向天寻觅自己的起源,在观相授时中领悟世界运转的秩序;而在追忆之中所寻找的或许正是自身精神及物质世界的倒影。人类记忆的错综复杂,好比平行时空中纷纭交错发生的许多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独立而并行的,但它们又彼此交织,相互关联。抽象的印象影响其具体的表达,这些样貌又常常被同质化且归属于广义的集体潜意识的记忆之中。正如心理学家托尔文(Endel Tulving)所提出的“情节记忆”—— 对于个人经验以及其在时序上关系的记忆,在场域中从视觉上再次回忆起与“物”相关的时刻之中重拾起当时的情境,仿似一次穿梭时空的旅行。


如上,即下。星辰一般的无数记忆如同人类的倒影,既源自过去,又承载着内心的情感。无论是作品中的物,还是古代器物本体,它们既存续着不同的过往经历,亦连接着当下体验,同时也创造了现实空间中交织的“新记忆”。在此,物并非“物象”本身,而是与人的内心世界相互关联的整体,当人类透过科学方法不断探索和追求物质世界的本质,可能其最终只能在人类内在的潜意识中被感知,是为如其在内,如其在外;如其在上,如其在下。

 


 

作品

  • 被发现的舒纳尔

    85 x 110 cm
    布面油画
    2014
  • 红灯

    130 x 160 cm
    布面油画
    2016
  • 博物馆

    40 x 50 cm
    布面油画
    2020
  • 图书馆

    130 x 85 cm
    布面油画
    2022
  • 迄今顺利

    20 x 29 cm(画心)
    纸本水彩
    2020
  • 在我的肩膀之间

    23 x 17 cm(画心)
    纸本水彩
    2022
  • 在我的肩膀之间

    28 x 22 cm(画心 )
    纸本水彩
    2022
  • 储藏

    50 x 60 cm
    布面油画
    2022
  • 传承

    145 x 160 cm
    布面油画
    2020
  • 邢窑花口盘,五代,907 - 960,中国

    摄影
    120 x 60 cm
    2019
    Ed 2/5
  • 日本飞鸟时代平瓶,公元 5-6 世纪

    60 x 60 cm
    摄影
    2017
    Ed 1/5
  • 草莓岛

    60 x 90 cm
    摄影
    2020
    Ed 2/25
  • 生姜湾的莳萝树

    120 x 60 cm
    摄影
    2020
    Ed 2/25
  • 苦瓜山

    60 x 90 cm
    摄影
    2020
    Ed 2/25
  • 形式诗

    25.4 x 182.9 cm(x 3)
    摄影
    2019
    Ed 1/5
  • 供石(三联画)

    80 x 60 cm (x 3)
    摄影
    2020
    Ed 1/5
  • 青瓷壶,高丽,918 - 1392,韩国

    119.3 x 60 cm
    摄影
    2018
    Ed 1/5
  • 建窑茶碗,南宋, 1127 - 1279,中国

    60 x 60 cm
    摄影
    2019
    Ed 1/5
  • 阿亚华斯卡

    77.5 x 52 x 15 cm
    铝,木头,现成品
    2023
  • 达尔博达雕塑

    24 x 19 x 7 cm
    木头,大理石,现成品
    2021
  • 达尔博达

    53 × 31 × 18 cm

    2021
  • 达尔博达 No.5

    33 × 20 × 10.5 cm
    木头,铁,塑料
    2021
  • 达尔博达 No.1

    75 × 52 × 15 cm
    木头,铝,现成品
    2021
  • 星期天

    23 × 15.5 × 5 cm
    木头,现成品
    2020
  • 双手教神龛

    63 x 30 x 15 cm
    木头,现成品
    2020
  • 雪山No.2号

    11.5 x 8.5 x 3.5 cm
    铝,蜂蜡,亚克力
    2023

艺术家